蜜雪冰城推广策略分析报告(汇总4篇)

时间:2025-03-08 19:48:34 admin 今日美文

蜜雪冰城推广策略分析报告 第1篇

2018年,蜜雪冰城共有超过5000家门店,2019年11月,门店突破7000家,2020年6月,门店达一万家,而到了今年十月,蜜雪冰城的门店翻了一番,突破了2万家。

万家门店,就是万家流量触达点,更是万家线上+线下的转化场。

渠道也称通路,是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的流转过程。渠道竞争越激烈,渠道就越细、就越要求渠道往下走、往下沉。建立广而深的渠道,就是建立广而深的渠道关系、更是大而强的渠道政策——渠道是_。

各品牌基于组织不同的要素禀赋,选择了属于自己不同的道路——问题是你是否可以围绕着品牌定位而建立起一整套运营配称,以使得你的产品(品牌)让消费者觉得很酷(喜茶、奈雪)、很值(蜜雪),而绝不是平庸。

2020年6月,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宣布全球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成为首个门店破万的茶饮品牌,随之带来的供应链及上下游的溢价能力反向加持了产品的低价,冰激凌、柠檬水可以复制,蜜雪冰城的价格却很难模仿。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蜜雪冰城的门店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349座城市,基本铺满了大半个中国;其中近60%的门店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单一要素而产生的极致荒谬,是最容易引发用户的强烈记忆和好感,也最容易在用户那里建立知名度和打通相关心智连接。这种流量一旦回头,其品牌必然跟随受益。

如今,蜜雪冰城的2万家门店,在线下聚集了可观的流量。门店不仅是门店,还是蜜雪的广告牌;顾客不仅是来买饮品的,还是线下活动的第一受众,更为线上传播、刷屏,打下基础、提供了其他奶茶品牌难以超越、模仿的组织保障。万家门店,就是万家的流量触达点、更是万家的线上+线下的转化场。

硅谷教父杰弗里·摩尔,曾经对新兴行业最终的市场格局进行过有趣的阐述:不妨想象森林中有大猩猩、狒狒和猴子三种动物。体重达800磅的大猩猩是毫无疑问的霸主,森林所有的香蕉全部归它;狒狒不和大猩猩抢市场,做深专有市场;猴子常常结伴成群,但他们能活下来也就是靠捡大猩猩和狒狒不吃的小香蕉、烂香蕉。

问题就是如何跑出规模优势来,进而才有全产品线出击的成本优势。迈克尔波特,总成本领先强调: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没有规模就没有量的基础。

企业取胜的关键在于“单一要素最大化”,即企业应聚焦第一曲线的一个核心要素,重度投入资源,通过单一要素10倍速变化识别破局点,再将全部资源投入,让单一要素最大化,并且击穿阈值,需要的是创始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蜜雪冰城推广策略分析报告 第2篇

蜜雪冰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品牌定位做组织资源积累、运营配称,从而建立了一套属于蜜雪冰城自己的行业低成本领先战略,店面数量越多其低成本领先战略就越成功、低成本领先战略越成功其店面数量就越多。

当蜜雪冰城率先在行业内突破2万家时,其左右手互搏的顶流功夫也修炼成功,从此江湖自成一派,蜜雪冰城派。

蜜雪冰城的成功也带来了大量的模仿跟进者,这并不会影响蜜雪冰城,反而会强化市场对于蜜雪冰城模式的认可。你要选择窄门,足够小,小到大的不值得一进。低成本战略-低价定价策略-规模优势-占领认知优势,让后来的永远在认知层面形成追随者印象。

基于下沉市场,聚焦成本领先战略,始终低价的市场定价策略,在消费能力有限,市场不饱和,竞争格局不大的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以错位竞争(农村包围城市)、成本领先(终端规模、采购成本优势)打法,一步步打通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商业是动态化的,品牌的发展需要应行业大势而变化,蜜雪冰城将面对着更大的挑战,但这挑战不是来自于其他品牌的竞争,而是蜜雪冰城自身的奔跑速度——成为第一的路上你只能奔跑、成了第一你只剩下奔跑。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蜜雪冰城推广策略分析报告 第3篇

价格包括:产品终端价多少钱、拿货价多少、分销政策如何制定的。从五力分析模型(迈克尔·波特)的角度理解价格就更容易理解定价,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定价的本质是企业如何处理及分配相关者利益关系。相关利益者不只是消费者,还包括波特所提到的其他四种角色。

定价是要功夫的,这功夫不只是营销的功夫,还要包括经营的功夫。只有从经营的角度、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才敢动价格。一流的企业家会定价,因为价格对内是对企业战略、组织经营的理解、对外是处理及分配相关者利益关系。

从更宏观的维度理解价格,本质上所有的价格都应该出自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不懂战略、不碰定价。

3元一个冰淇淋,4元一杯柠檬水,很少有奶茶超过10元。蜜雪冰城的产品均价基本都在6、7元左右,而定位中低端的一点点之类品牌均价都要12元,更不用说喜茶、奈雪动辄一杯近30元高端定价。

喜茶、奈雪走高价锁定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CoCo、古茗定位中端,而蜜雪冰城则坚持低价+“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不言而喻。对多数人来说,花几块钱尝一尝总是可以的。如果,尝了发现还不错,或许就有可能成为常客了。低价——十几年来价格几乎没有上调,一下子就击穿了“用户心智”。

低价空位之所以存在,在于其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小镇青年从喝瓶装水、浓缩饮料到喝一杯奶茶,所谓的下沉市场在一个真实的消费动机中,也许并不意味着“下沉”反而是消费的“升级”——真正给商业带来价值的是需求与顾客的选择。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单纯的低价并不是战略,背后的低成本才是战略。由总成本领先而带来的低价优势,才能让你的组织形成战略级的优势(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出自波特的竞争战略)。

蜜雪冰城推广策略分析报告 第4篇

凡关乎产品的问题都是大问题,没有营销做得好、产品做得不好的;营销从发现、满足需求出发,第一个落脚点就是产品。产品是一个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全部理解、理解的全部。从产品命名、包装设计、戏剧化购买理由呈现,哪点也离不开需求,哪点都要从需求出发、为需求服务。

(1)产品铁三角:命名、包装、戏剧化购买理由

先看看、听听产品在命名上、包装上、戏剧化购买理由上有没有、对不对、好不好、强不强。命名不只是产品叫什么,还包含企业做什么;不只是产品的问题、还包括对品牌的理解、及背后品类的思考。

(2)注意:产品自己不会说话,好包装,让产品会说话

产品包装是企业自有媒介,产品往渠道一放、往货架一摆,一排排、一个个,消费者先看到的是包装。产品的包装就是企业免费的自有宣传媒介。产品自己不会说话,好包装,让产品会说话。

(3)戏剧化表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戏剧化购买理由是:有关产品的核心利益、价值、差异化、特性的表达。仅仅平铺直叙地讲述事实还不足以打动人。必须让事实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并富有戏剧性地表现出来,才能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降低沟通成本、提升传播效率。用一句话说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注意:戏剧化要围绕购买理由展开,是购买理由的戏剧化,脱离了购买理由的戏剧化表达就成了创意广告,目标是让消费者记住产品、而不是记住广告——这个广告真好,做的全是无用功。

一杯奶茶可以30,也可以8元,问题是这个产品做给谁、为谁而做。产品既定位,做产品要围绕着目标人群的需求而展开,然后才有价格、渠道、推广的一以贯之的逻辑。

蜜雪冰城的目标用户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群,国内下沉市场人群是最大的基数。因此,除了三四线城市,大学城也是蜜雪冰城主要的渠道阵地。

为此在产品上,不同于喜茶、奈雪的茶等主打鲜果、鲜奶的新式茶饮,蜜雪冰城的产品主要使用果酱、奶茶粉等原料调配。另外,目前行业内自建物流的仅蜜雪冰城一家,这给蜜雪冰城的渠道拓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台保障。

从蜜雪冰城门店产品SKU数量来看,仅有30~40个,低于喜茶和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品牌。在新品推出速度上,蜜雪冰城每季度只有1-2款新品,夏天主打柠檬茶,冬天主打奶茶,通过降低制作难度,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出杯率,这为蜜雪冰城放大渠道提供了特殊的企业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