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营销分析报告 第1篇
2017上半年吉利遭遇价格战等冲击
2017下半年吉利将迎来更大考验
2018年吉利的SUV销量或超过轿车
2014-2016年是吉利汽车的“一个吉利”战略逐步落实的三年,也是吉利汽车快速成长的三年。2017年将是“一个吉利”战略与“20200战略”承前启后的一年。
2014年4月18日吉利发布“一个吉利”战略,将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子品牌纳入吉利品牌,将车型分为KC、帝豪、远景、金刚、熊猫5大车系,覆盖A00至B级车。截止2016年底吉利品牌的线索占比将近100%,意味着吉利基本回归“一个吉利”。2017年将开启“20200战略”,2020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但市场总量是有限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届时将挤出哪些车企?
吉利之前的多品牌战略导致车多、渠道多、品牌多,简称“许三多”,加剧了内耗,牵制了价区提升,2014年吉利线索集中于7万元以内。核心原因是吉利当时的技术储备不足。“一个吉利”战略先缩减车型减少内耗,再推新车实现纵向布局,其成功的核心原因是技术升级。推领克收宝腾后,吉利新一轮“多品牌”箭在弦上,其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吉利对沃尔沃技术的整合与吸收能力。
吉利内部格局已由之前的多品牌布局演化为目前的“三族鼎立”。截止2016年底,远景家族聚焦5-7万元,帝豪家族聚焦6-12万元,博族(博越+博瑞)聚焦10-18万元。“三族鼎立”有利于吉利由低价车向中高价车上探、挑战合资车企、拓展消费群体。低价区的金刚、熊猫家族在消费升级中被边缘化,吉利“20200战略”的覆盖目标是A0至B级,已不含A00级。
截止2016年底,吉利在各级别、各价区的线索渗透率都有提升,其中提升最明显的分别为紧凑型SUV和8-16万元价区。但吉利汽车线索渗透率最高的依旧是4-7万元价区,接近或超过10%,吉利想摆脱低价区还得再接再厉。“一个吉利”战略的含金量,不是简单的回归“一个吉利品牌”,取决于其能否助力吉利实现“市场上探”,覆盖主流级别和主流价区。
战略无所谓对错,关键看时机,吉利上一轮的多品牌战略之所以举步维艰,核心问题是吉利当时的技术储备难以撑起多品牌体系。“一个吉利”矫正了多品牌战略_式的弊端,减少内耗,实现纵向布局,提升市场话语权,形成三族鼎立之势……这一系列成果为吉利推进20200战略,以及新一轮多品牌战略奠定基础。
市场的一切价值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车企的一切行为都能体现到售价中。2014-2016年吉利汽车究竟发生了什么或取得了哪些成绩,通过售价分析就能一目了然。
2016年投放的博越、远景SUV、帝豪GL、帝豪GS等多款新车,让吉利汽车突然变贵了,其在9-15万元价区的线索占比由2015年上升至,一举超越9万元以内价区,成为吉利新的第一价区。价格因素是多数购车者的首选因素,再加吉利的整体价区越来越接近雪佛兰、起亚等海外品牌,意味着更多的购车者会拿吉利车型与海外品牌对比,这有利于提升吉利的品牌价值。
2016年远景轿车替代帝豪成吉利低价车线索占比最高的车型,达,如继续投放远景MPV、远景轿车cross等,“远景家族”会更壮大。吉利精简车型聚焦“远景家族”,实质上是推进自身低价车的转型升级,2016年吉利低价车进一步向6-9万元的高价区靠拢,占比超60%。中国品牌不缺低价车,但在转型升级中取得突破的不多,2016年奇瑞、江淮等低价车的线索占比都超过了80%。
2014-2016年吉利在9万元以内和9-15万元两大价区已取得不错成绩,但15-25万元价区的线索仅占吉利的、和,大盘渗透率仅有、、1%。15-25万元价区是吉利完成在主流车市布局的最后一棒,也是提升吉利品牌价值的重要市场,2018年吉利如能在中型SUV立足,线索渗透率达4%及以上水平,或将彻底摘掉吉利低价车的帽子,并对美系、德系等构成直接挑战。
品牌建设一直是中国车企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基于产品,吉利的品牌价值究竟有多少提升,用户忠诚度等具体指标究竟怎样?
2016年博越、帝豪GS等新车大幅提升了吉利的品牌忠诚度,2017年一季度吉利用户意向置换去向本品牌的比例飙升到,同比增长,其中位居忠诚度前三甲的具体车型为帝豪GS、帝豪、和远景SUV。忠诚度是中国品牌最稀缺的资源,吉利用户忠诚度的大幅提升,补齐了自身的一块短板,有利于提升盘活“存量资源”的效率,助力吉利开辟置换、汽车金融、品牌保养等新业务。
2017年一季度,吉利用户忠诚度最高的是紧凑型轿车,意向置换去向本品牌的比例高达,忠诚度提升最快的是小型轿车,由2016年一季度的飙升至。这与博越、博瑞、帝豪GS、远景SUV等新一代车型的投放密不可分,2017年一季度位居上述新车意向置换来源TOP5的几乎都是吉利车型。目前帝豪的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车型就像打开这个宝库的金钥匙。
博越、博瑞等车型留住了吉利大量的小型车等老用户,但日后谁来留住它们自身的用户?2017年一季度博越、博瑞等意向置换去向中型SUV的比例分别为31%和,其中去向传祺GS8的为、,就单车来看挺高的。豪情SUV偃旗息鼓之后,目前吉利还没有一款中型/中大型SUV,之前呼声很高的中型SUV在2017年4月的上海车展又被雪藏了。
一线城市就像中国车市的制高点,不仅能对其它市场形成辐射效应,还能提升自身的市场销量与品牌价值。2015年起吉利汽车开始投放产品,号称款款都是精品车,如今这些新车在一线城市表现如何?能否助力吉利汽车提升品牌价值?
产品大幅提升了吉利在一线城市的线索渗透率,尤其是紧凑型SUV。2017年一季度吉利在一线城市的线索渗透率为,同比增长112%,其中紧凑型SUV的线索渗透率高达,同比增长576%。目前吉利在杭州、广州、深圳的渗透率要高于北京、上海、天津,提高在长三角与华北地区的渗透率,将是吉利接下来的核心工作之一,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将是攻克的重点城市。
2018年投放的中型SUV将成为吉利巩固一线城市,尤其是提高在上海、北京、天津等有挑战性市场渗透率的重要玛法。目前中型SUV在一线城市的线索占比处于上升状态,2016年一季度为,2017年一季度升至,同比增长,是所有级别中增长最高的细分车市,大幅挤压了中型轿车、紧凑型轿车等的线索份额。
“20200战略”基于不同城市实现的含金量是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如2017-2020年吉利汽车在一线城市的渗透率提升至5%,届时会让法系、韩系更有压力,也能与美系掰掰手腕,还能威胁到日系和德系。但实现该目标的任务并不轻松,吉利产品上市有一年多了,目前吉利城市线索渗透率最高的仍集中于五六线城市,一线城市的线索渗透率仅有。
吉利汽车营销分析报告 第2篇
随着购置税优惠的彻底取消,2018年的车市销量可能会比2017年更加严峻。吉利把具备上量潜质的中型SUV留在了2018年投放,可能会助其进一步缩小与大众、通用等在华的销量差距。
2017年初吉利的哈弗、长安、宝骏、别克、大众等竞品都参与了激烈的价格战,且立竿见影,2017年4月哈弗、别克、雪佛兰等相关车型线索都出现了环比增长,英朗、哈弗H6的增幅高达、。但在2017上半年吉利优惠有限,4月帝豪GL、帝豪、博越、帝豪GS、远景SUV等的线索都出现环比下滑,2017年前4月吉利的线索渗透率环比下滑。
2017年初激烈的价格战,并未冲击到吉利的销售,因为去年初的基数小,但2017年一季度吉利线索、销量的渗透率双双下滑,再加过去三个季度吉利紧凑型SUV、中型轿车的线索渗透率一直下滑。2017下半年除价格战,哈弗H4、长安CS55、传祺GS7等一堆竞品的新车会陆续入阵,新哈弗H6也会逐步上量,这些新车将对博越、远景SUV、帝豪GS等构成直接挑战。
2016年博越、帝豪GS、远景SUV一炮打响,让SUV对比次数占比由2015年的飙至,SUV销量占比由2015年的飙至,好多用户排队提车,2017年一季度SUV销量占比提升至。2018年新中型SUV的投放,势必会继续拉升SUV用户的热情,SUV对比占比或达70%,SUV销量或超轿车。该趋势给吉利出了个难题:继续强化均衡战略,还是顺势而为聚焦SUV。
通过原始的“切西瓜式”分析,能发现目前的吉利汽车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有机会成为一家能抗衡海外品牌的本土车企。但过快的发展让吉利在战略、品牌、渠道、销售、竞品等几大核心模块,都遭遇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挑战。这对想做大做强的吉利汽车是件好事,不经历风雨难得梅花扑鼻香,2020年的200万辆产销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既然有机会经历市场更大的洗礼,何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点!
吉利汽车营销分析报告 第3篇
新车未动渠道先行,网点建设对车企至关重要。2017-2020年将是吉利渠道精细化布局的关键阶段,五六线城市的卫星店、大中城市的社区店或成重点。
吉利汽车正大张旗鼓招募经销商,其2016年底的网点总数近800家,2020年的预期目标是1750家。但吉利汽车在全国各地的表现并非清一色高歌猛进,2017年前4月吉利华南市场的单店线索同比增长高达,东北仅有。同期吉利东北的4S店同比减少4家,西南、华东、华北分别增加43家、36家、23家。
从省市看,2017年前4月位居吉利单店线索同比增长前三甲的分别为贵州、宁夏、广西;从城市看,位居吉利单店线索同比增长TOP20的有广州、三亚、南宁、贵阳、昆明等,集中于华南、西南等南方地区。同比下滑TOP20的有齐齐哈尔、抚顺、濮阳等,集中于东北、中原等北方地区。
为了便于记忆,我根据吉利目前的网点建设与单店线索增长等数据,把吉利最核心的网点拓展板块概括为“重走长征路”:在巩固华东市场后,吉利极有可能会沿着“长征路”一路打下去,加速向中南、西南、西北等市场的网点渗透,包括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多个省市。如推进顺利,期间将沿路收编大量合资车企的经销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将南方市场连成片,为2020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没准届时吉利“重走长征路”这支队伍能与“重走京杭大运河”另一支队伍在北方顺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