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业项目方案 第1篇
本项目面向清华大学全体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开放,受众以本科生为主,兼顾少量研究生。项目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根据项目方案自主修读课程,并于在校期间修满要求的全部学分,不得超过学生注册年限。
学生达到AI创证书的学分要求后,向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提交项目证书申请,通过资格审查,符合培养要求者,可获得项目证书。
项目联系方式:
工作电话:62795944,62782326
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人工智能创业项目方案 第2篇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证书”(简称“AI创证书”)由清华iCenter联合全校20个院系共同创建,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并提升学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创新创业的能力。AI创证书面向清华大学全体在校生开放,招生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学生按要求修满10学分后,可获得由清华大学教务处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联合颁发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证书。
本项目自2024年9月起升级为以通识课程为主的证书项目,通识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占比达98%。对学生不设学科门槛,无先修要求。项目以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跨学科实践为特色,聚焦六大创新实践领域——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能产品以及机器人(图1),开设了8门AI实践课程。参与项目的跨院系学生团队将在跨学科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围绕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进行深入实践。
图1 AI创证书人工智能创新实践领域
通过AI创证书项目,学生收获如图2 所示。
人工智能创业项目方案 第3篇
AI创证书项目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包含通识导引、创新实践以及跨学科选修三大课程模块,要求学生修满至少10学分。其中通识导引模块定制了6门课程,创新实践模块面向六大创新实践领域定制了8门课程,跨学科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20余门可选的全校通识课程。
图3 AI创证书培养方案架构
通识导引模块为AI创证书的必修模块,要求学生修满至少4学分。该模块包含六门课程,在学科维度上由人工智能、设计、创业三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含两门课程。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建立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基本思维,掌握核心方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开课学期
人工智能
11510042
人工智能思维
通识选修课
夏季学期
11510062
人工智能产业导引
通识选修课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01510823
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思维①
通识选修课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01510623
设计思维与综合构成
通识选修课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01510673
创业思维②
通识选修课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01510192
创业导引-与创业名家面对面
通识选修课
春季学期
①《设计思维》(31510232),2学分,自2024—2025年秋季学期起停开。已修学分可被认定为通识导引模块内学分。
②《创业思维》原课号为01510552,2学分。已修学分可被认定为通识导引模块内的学分。
创新实践模块为AI创证书的必修模块,要求至少选修1门课程。学生将通过团队项目实践,深度学习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创新解决问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选择多门课程加强人工智能实践能力。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01510472
智慧医疗创新体验
通识荣誉课
秋季学期
01510613
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实践
通识选修课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01510583
智慧城市专业创新实践
通识选修课
秋季学期
01510663
机器人专业创新实践(设计方法)③
通识选修课
春季学期
01510693
机器人专业创新实践(原型制作)
通识选修课
秋季学期
01510813
智能交通创新实践④
通识选修课
秋季学期
01510573
智慧医疗专业创新实践
全校选修课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01510803
智慧能源技术与创新
通识选修课
秋季学期
SRT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