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1篇
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78年,依托“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本专业的学生培养以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和控制为主线,坚持外语学习、计算机应用和工程实践不断线,使学生系统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造就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2篇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够针对具体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
1-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评价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参数进行识别和判断
2-2:能够应用相关的科学原理,对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抽象和表达
2-3:能够运用各种现代检索方式获取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分析形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4:能够对解决方案进行对比验证和总结评价,获得有效的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对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确定设计目标,并构建问题的解决方案。
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满足自动化相关领域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
3-3:能够在自动化相关领域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
3-4:能够在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指4-2:能够对自动化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或选择,安全规范地完成实验验证。
4-3:能够根据工程问题需求、既定实验方案,科学收集信息,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和解释,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际自动化相关领域工程实践中现代工具的使用现状。
5-2:能够开发或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用于解决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5-3:利用现代工程工具对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并理解这些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制约。
6-2: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和评价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及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7-2:能够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其可能对环境、社会造成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自动化相关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8-2:理解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能够在自动化相关领域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理解控制、电气、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下,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在复杂工程实践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9-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以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能与他人良好合作。
(10)沟通:能够就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熟练阅读自动化相关领域的中英文文献,能够在自动化相关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等阶段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
10-2:能够就自动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清晰表达见解、陈述发言,并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
10-3: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理解不同文化对沟通合作的影响。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指11-1: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理解自动化相关领域工程项目开发特点和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下,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管理项目进程、目标和质量。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自主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及时获取和跟踪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进展。
12-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3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及必要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电子电路、自动控制、机电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工程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国际化视野,能在交通控制、工业自动化等控制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产品研发、管理与运维等工作,能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科研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安全、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因素。
(2)具有系统思维与专业素养,能够从事与自动化相关的科学研究、系统分析、产品研发与管理运维工作,并能对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在工程项目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具备多学科交叉和跨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具有工程创新能力,能够跟踪自动化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并运用现代工具从事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5)具有国际视野和自主的、终身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适应技术、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4篇
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表
专业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必修
选修
合计
自动化
通识教育
理论教学
实践环节
学科基础
理论教学
实践环节
专业发展
理论教学
实践环节
总计
114
170
其中:理论教学
129
实践环节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5篇
本专业培养才德并茂,具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适应京津冀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物联网等行业从事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在毕业五年后,具有以下职业发展能力:
目标1: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
目标2:具有在自动化相关领域中的工程实践中,运用现代工具,在研究和设计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目标3:具有系统思维和自动化相关领域的行业认知,能够在经济、法律、伦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下解决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4: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组织或实施自动化领域的工程项目。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科技发展前沿,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6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已在众多发达国家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多数国家尚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也逐渐意识到机械自动化拥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智能化虚拟化微型化数字化绿色化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工具、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工作;能担负工厂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运行和管理工作;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销售与制造等工作。
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机械、仪器仪表、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为机械/设备/重工、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新能源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配件 、其他行业、计算机软件 、原材料和加工 。
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 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销售工程师、自动化机械工程、结构工程师、工艺工程师、高级机械工程师、设备工程师。
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质量和更快的生产效率。随着近年来我国机械生产不断扩大其规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的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向智能化、虛拟化、微型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等方向不断的发展,将会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第7篇
课程属性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周数
开课学期
备注
理论课程
7119801
自动化导论
7069201
模拟电子技术
7087611
数字电子技术
7120401
自动控制原理Ⅰ
7268911
现代检测技术
小 计
256
独立实践课程
7196611
自动化工程实训
7284111
自动化系统设计I
7284121
自动化系统设计II
小 计
224
辅修需至少修读23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必14学分,独立实践课程必修7学分, 选修2学分
选修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中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