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推荐8篇)

时间:2025-03-30 16:38:44 admin 今日美文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1篇

在所有的符号类别中,有一种符号创作难度最大,但是效果最好,那就是形象符号,就是现在常说的“超级IP”。

设定人物形象作为品牌代言人,一看就明白,雪人代表蜜雪冰城,无需思考,不思而得

5、设计门店,关键要捉住顾客旅程

6、改造门店氛围物料:一眼被吸引,提高进店率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2篇

价格包括:产品终端价多少钱、拿货价多少、分销政策如何制定的。从五力分析模型(迈克尔·波特)的角度理解价格就更容易理解定价,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定价的本质是企业如何处理及分配相关者利益关系。相关利益者不只是消费者,还包括波特所提到的其他四种角色。

定价是要功夫的,这功夫不只是营销的功夫,还要包括经营的功夫。只有从经营的角度、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才敢动价格。一流的企业家会定价,因为价格对内是对企业战略、组织经营的理解、对外是处理及分配相关者利益关系。

从更宏观的维度理解价格,本质上所有的价格都应该出自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不懂战略、不碰定价。

3元一个冰淇淋,4元一杯柠檬水,很少有奶茶超过10元。蜜雪冰城的产品均价基本都在6、7元左右,而定位中低端的一点点之类品牌均价都要12元,更不用说喜茶、奈雪动辄一杯近30元高端定价。

喜茶、奈雪走高价锁定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CoCo、古茗定位中端,而蜜雪冰城则坚持低价+“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不言而喻。对多数人来说,花几块钱尝一尝总是可以的。如果,尝了发现还不错,或许就有可能成为常客了。低价——十几年来价格几乎没有上调,一下子就击穿了“用户心智”。

低价空位之所以存在,在于其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小镇青年从喝瓶装水、浓缩饮料到喝一杯奶茶,所谓的下沉市场在一个真实的消费动机中,也许并不意味着“下沉”反而是消费的“升级”——真正给商业带来价值的是需求与顾客的选择。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单纯的低价并不是战略,背后的低成本才是战略。由总成本领先而带来的低价优势,才能让你的组织形成战略级的优势(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出自波特的竞争战略)。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3篇

【铺先生】专业转店找店平台运行已有5年之久,公司创始人深耕商铺运作近10年,组建了业务、客服、技术研发、网络运营四大核心团队,通过整合互联网+短视频运营+多平台渠道推广引流+自媒体流量池+大数据分析+AI智能匹配系统+专业顾问人工服务,一对一人工客服为找店转店老板服务,用专业的商铺运营知识为客户规避风险,值得信赖。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本期将会抽十名最佳评论小伙伴,提供免费找店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4篇

年来,在话语、品牌色、门店形象上未能形成统一认知;

店铺的形象经历过5代,以及新风格的尝试;

2. 品牌知名度低,行业知名度、关注度偏低;

品牌位势与企业位势不匹配

3. 门店发现感太弱,淹没在街道中

4.“平价”是一把双刃剑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5篇

2018年,蜜雪冰城共有超过5000家门店,2019年11月,门店突破7000家,2020年6月,门店达一万家,而到了今年十月,蜜雪冰城的门店翻了一番,突破了2万家。

万家门店,就是万家流量触达点,更是万家线上+线下的转化场。

渠道也称通路,是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的流转过程。渠道竞争越激烈,渠道就越细、就越要求渠道往下走、往下沉。建立广而深的渠道,就是建立广而深的渠道关系、更是大而强的渠道政策——渠道是_。

各品牌基于组织不同的要素禀赋,选择了属于自己不同的道路——问题是你是否可以围绕着品牌定位而建立起一整套运营配称,以使得你的产品(品牌)让消费者觉得很酷(喜茶、奈雪)、很值(蜜雪),而绝不是平庸。

2020年6月,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宣布全球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成为首个门店破万的茶饮品牌,随之带来的供应链及上下游的溢价能力反向加持了产品的低价,冰激凌、柠檬水可以复制,蜜雪冰城的价格却很难模仿。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蜜雪冰城的门店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349座城市,基本铺满了大半个中国;其中近60%的门店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单一要素而产生的极致荒谬,是最容易引发用户的强烈记忆和好感,也最容易在用户那里建立知名度和打通相关心智连接。这种流量一旦回头,其品牌必然跟随受益。

如今,蜜雪冰城的2万家门店,在线下聚集了可观的流量。门店不仅是门店,还是蜜雪的广告牌;顾客不仅是来买饮品的,还是线下活动的第一受众,更为线上传播、刷屏,打下基础、提供了其他奶茶品牌难以超越、模仿的组织保障。万家门店,就是万家的流量触达点、更是万家的线上+线下的转化场。

硅谷教父杰弗里·摩尔,曾经对新兴行业最终的市场格局进行过有趣的阐述:不妨想象森林中有大猩猩、狒狒和猴子三种动物。体重达800磅的大猩猩是毫无疑问的霸主,森林所有的香蕉全部归它;狒狒不和大猩猩抢市场,做深专有市场;猴子常常结伴成群,但他们能活下来也就是靠捡大猩猩和狒狒不吃的小香蕉、烂香蕉。

问题就是如何跑出规模优势来,进而才有全产品线出击的成本优势。迈克尔波特,总成本领先强调: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没有规模就没有量的基础。

企业取胜的关键在于“单一要素最大化”,即企业应聚焦第一曲线的一个核心要素,重度投入资源,通过单一要素10倍速变化识别破局点,再将全部资源投入,让单一要素最大化,并且击穿阈值,需要的是创始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6篇

任何营销,离不开对于4P的理解既:产品、价格、渠道、推广。理解营销的核心在于理解4P,落地营销的核心也是落地4P。创意是营销的一部分,但不是营销的全部。

营销非艺术,而是技术;营销人不是艺术家,是手艺人。要手上有活、更要下手知轻重,不只是营销的专业知识,更要懂得且深刻理解经营与管理。经营包含了对企业方方面面的理解。首先是做个会经营的干部、其次是管理、再其次是专业。

很多品牌人做着、做着就遇到了职业的瓶颈。本质上不是营销专业上出了问题,是理解、认知营销这件事的顶层出了问题。

顶层思考就是职业的天花板,要想有质的突破,就要让自己站在整体、全局的角度重新审视部分、局部。这个部分、局部不只是营销,还包括经营、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从更高的维度观照,才能照见更多的维度。

纵然,创意可以让你一夜出圈,但火不过3天;年好过、月好过,日子不好过。做为营销人,是要过日子的人。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7篇

蜜雪冰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品牌定位做组织资源积累、运营配称,从而建立了一套属于蜜雪冰城自己的行业低成本领先战略,店面数量越多其低成本领先战略就越成功、低成本领先战略越成功其店面数量就越多。

当蜜雪冰城率先在行业内突破2万家时,其左右手互搏的顶流功夫也修炼成功,从此江湖自成一派,蜜雪冰城派。

蜜雪冰城的成功也带来了大量的模仿跟进者,这并不会影响蜜雪冰城,反而会强化市场对于蜜雪冰城模式的认可。你要选择窄门,足够小,小到大的不值得一进。低成本战略-低价定价策略-规模优势-占领认知优势,让后来的永远在认知层面形成追随者印象。

基于下沉市场,聚焦成本领先战略,始终低价的市场定价策略,在消费能力有限,市场不饱和,竞争格局不大的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以错位竞争(农村包围城市)、成本领先(终端规模、采购成本优势)打法,一步步打通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商业是动态化的,品牌的发展需要应行业大势而变化,蜜雪冰城将面对着更大的挑战,但这挑战不是来自于其他品牌的竞争,而是蜜雪冰城自身的奔跑速度——成为第一的路上你只能奔跑、成了第一你只剩下奔跑。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蜜雪冰城营销战略分析报告 第8篇

越重复就越熟悉,越熟悉就越喜欢,越喜欢就越购买。

康纳曼在《快思慢想》一书中指出,人是一种生物,在生存环境中要保持警觉。重复性会引发认知放松的舒服感和熟悉感,一个信息反复出现没有带来不好的结果就会变成一个安全的讯号,时间长了,安全的就是好的,熟悉了就容易喜欢——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集中的曝光效应和重复效应。

事实上,那些成功的品牌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无论是图文还是短视频,都深刻而简单的理解重复这件事的重要性,从今年不过,不收礼、到怕上火,喝王老吉;从去屑,海飞丝、到恒源祥,羊羊羊,他们都不厌其烦的重复再重复,哪怕到了恶俗——即使恶俗,但真有效。

在说,蜜雪冰城的推广之前,我们看一个时间更为久远的:用了当年孩子们都喜欢和广为传颂的一个儿歌做底子来套用。

俗到极处,是雅俗共赏。

与在喜茶奈雪这类一线茶饮品牌高大上的路子不同,蜜雪冰城选择了接地气的“土”。

蜜雪冰城:刷屏B站的甜蜜蜜这首歌的原型是一首1847年的美国经典民谣《oh susanna》(喔!苏珊娜),被华与华改编写后,“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需要注意的是:_神曲并不是一开始就走红,而是在一年半的时间,在所有的门店,播放了几十万遍,这样积累了几千万受众,才有后面在线上的集中爆发。不断重复就是不断制造熟悉。(加上上文,此句,理解:单一要素而产生的极致荒谬,是最容易引发用户的强烈记忆和好感,也最容易在用户那里建立知名度和打通相关心智连接。这种流量一旦回头,其品牌必然跟随受益。)

再比如:喊麦小姐姐的金句,也是精心写成了押韵、土味的模样;福袋和其中的礼品,就是一元店的大众化商品;而情侣证,则迎合了许多恋爱中的青涩男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