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实地考察报告 第1篇
2.比较复变函数与二元函数的分析性质潘伟云,PANWei-yun
3.《代数术》翻译出版后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李亚珍,LIYa-zhen
软件在远程控制系统中的设计和仿真应用高宏平,GAOHong-ping
5.浅谈黑客攻击与防护策略魏晋强,WEIJin-qiang
6.硬盘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康连唐
7.从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看牛顿科学的思维精神刘平昌,LIUPing-chang
8.几种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张金爱,ZHANGJin-ai
9.酒花成分及其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对啤酒质量的影响赵建英,ZHAOJian-ying
10.浅谈城市绿化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吕梁城市绿化为例郝艳林,HAOYan-lin
11.荧光染料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张改清,席小莉,ZHANGGai-qing,XIXiao-li
12.浅析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刘艳玲,张振豹,LIUYan-ling,ZHANGZhen-bao
13.减压塔填料腐蚀的研究与防护赵津,刘明冲,李,ZHAOJin,LIUMing-chong,LIHong-jun
14.论工程施工项目资源管理高全顺,GAOQuan-shun
15.处理钢筋位置冲突时的原则与技巧贺晨云,HEChen-yun
16.对悬挑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的抗倾覆性探讨刘辉,LIUHui
17.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薛东平,XUEDong-ping
18.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基于就业竞争视角的研究成桂英,CHENGGui-ying
19.山西崛起中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邰春丽,TAIChun-li
20.谈两种不同翻译类型中的文化对等问题温晓芳,WENXiao-fang
21.浅析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郭惠香,GUOHui-xiang
22.《宠儿》中形散神不散的叙事手段及其艺术效果薛泽芳
23.从一则真实案例看民事诉讼中录音证据的效力张艳军,ZHANGYan-jun
24.浅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融合式教学邱炎儿,QIUYan-er
25.浅谈打比方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任晓芳,RENXiao-fang
26.开放式问题对话教学法初探王玉凤,WANGYu-feng
27.浅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中的语篇连贯性刘英,LIUYing
28.对话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探讨罗春雁,LUOChun-yan
29.规范党政机关秘书管理工作的思考张议,ZHANGYi
30.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之我见王艾,WANGAi
31.中等职业学校图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馆改革浅议张永宁,ZHANGYong-ning
32.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关系的研究王婧,WANGJing
33.吕梁市离石区中学开展篮球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刘瑞,LIURui
1.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柳林县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的思路与对策薛保平
2.实践科学发展推进文化建设——对新时期发展繁荣县域特色文化的思考刘建国
3.山西柳林盘子会——独具黄河黄土高原风情的东方狂欢节刘建国,杜培忠
4.柳林民间剪纸初探白航
5.柳林近代民间对联摭谈王还成
6.《下柳林》与《柳堡的故事》的比较研究吕世宏
7.今古第一廉吏于成龙祖籍柳林考略张生高,张艳梅
8.刘菊初先生教育思想初探张艳梅,张生高
9.贺昌的文化情结穆生高
10.贺昌早期革命思想形成初探刘晋生,柳桂英
11.蔺·定湖·孟门历史考刘廷奎
12.柳林三镇历史寻源刘廷奎
13.孟门:研究晋西历史、经济、文化的活化石车爱国
14.天下黄河第一门——孟门——黄河_史前洪水_与_禹凿孟门_考孟繁仁
15.逝去的辉煌——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高红商代夯土基址发现和发掘高继平,王京燕,孙卫华
16.柳林镇_铸造遗址_与_青龙铸造业_关系初考杨继平
17.柳林高红遗址所在地考李国大
18.香严寺砖雕艺术初考杨继平
19.香严禅院自唐来——全国四大香严寺考察报告香严寺研究课题组
20.山西高红文化具有独立命名的必要性张生祥
21.柳林县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及特征分析孙卫华
22.柳林清河世纪变迁陈保华,陈伟,杨永珍
1._语言自觉_的呐喊——评李锐创作中的语言意识康志宏,KANGZhi-hong
2.支配式合成词研究程艳花,CHENGYan-hua
3.《人生》文本的多重含义詹歆睿,ZHANXin-rui
4.老舍对《红楼梦》的接受与认识刘亚琼,LIUYa-qiong
5.《幕间》历史再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写中的狂欢化因素李京霞,LIJing-xia
6.谈肖邦《前奏曲》op·28号的音乐结构的共性与个性张彩霞,ZHANGCai-xia
7.论中国_大一统_观念形成的原因王芳,WANGFang
8.略论高昌回鹘王国多宗教共生并存的原因答小群,袁升祺,DAXiao-qun,YUANSheng-qi
9.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宗教调适与和谐社会建设——兼论宗教观孙琥瑭,梁建军,SUNHu-tang,LIANGJian-jun
10.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郭清娥,GUOQing-e
11.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李爱保,LIAi-bao
12.《资本论》商品伦理思想初探张雷,ZHANGLei
13.剥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留——何川洋事件的法理思考李慧,LIHui
14.论遗失物拾得人权利制度完善武瑞荣
15.浅谈社区矫正的价值、问题及对策——关于未市甲镇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宋立军,SONGLi-jun
16.高职院校_形势与政策_课教育教学综合调研报告——以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贺晓娟,HEXiao-juan
17.市民健身动机、参与程度和坚持性的研究薛向荣,窦彦丽,杨广艳,XUEXiang-rong,DOUYan-li,YANGGuang-yan
18.语文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技艺刘守文,LIUShou-wen
19.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李春兰,LIChun-lan
20.星级酒店管家人才走向国际化的双语教学策略双建萍,SHUANGJian-ping
21.从就业视角审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薛萍,XUEPing
22.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实践与体会邢仁清,张军,XINGRen-qing,ZHANGJun
23.无机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张改清,ZHANGGai-qing
24.浅论高校社科期刊的定位与特色——从《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办刊思路谈起赵元,ZHAOYuan
25.论新闻的真实性李小娟,LIXiao-juan
26.杜邦分析体系及运用刘便娥,LIUBian-e
27.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几点思考雒守丽,LUOShou-li
28.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的再认识康美荣
29.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之探讨王伟
30.简评《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剑桥中国晚清史》赵清明,ZHAOQing-ming
31.新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资源研究——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协调发展研究》袁琴琴,高春燕,YUANQin-qin,GAOChun-yan
32.浅谈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白润连,BAIRun-lian
33.浅谈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侯建平,秦葆丽,HOUJian-ping,QINBao-li
1.略论中国古代的孝治侯润珍,HOURun-zhen
2.浅议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李小文,LIXiao-wen
3.地域文化对性格的影响——以吕梁人为个案研究张守春,ZHANGShou-chun
4.山西离石话古词考证张颖,ZHANGYing
5.《周易·说卦》与原型理论杨星丽,YANGXing-li
6.哲学视野中的《周易》思想王卫斌,WANGWei-bin
7.从_三仙姑_形象透视赵树理_问题小说_的创作偏失杨丽,YANGLi
8.气清神远风格独特——田文海小说风格品读孙小彬,SUNXiao-bin
9.从_庄周梦蝶_浅析庄子的悲态心理杨铠瑞,YANGKai-rui
10.简论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闫俊平,YANJun-ping
11.浅析《傲慢与偏见》中金钱对婚姻的影响张小瑞,ZHANGXiao-rui
12.试析基督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困境——兼论我国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与路径选择王亚琴,WANGYa-qin
13.依法治校是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基石秦红伟,QINHong-wei
14.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陈海霞,CHENHai-xia
15.探析高校防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措施张银爱,ZHANGYin-ai
16.浅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方法范冬梅,刘金,薛淑萍,FANDong-mei,LIUJin,XUEShu-ping
17.浅议教师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冯军平,郝慧芬,FENGJun-ping,HAOHui-fen
18.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任月花,薛爱锋,宋慧平,RENYue-hua,XUEAi-feng,SONGHui-ping
19.刍议高等院校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薛泽芳,XUEZe-fang
20.浅谈英语专业阅读教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学薛晓萍,XUEXiao-ping
历史实地考察报告 第2篇
柳军辉
广州商贸旅游业一直比较繁荣,与制造业、加工业并列为三大中心。作为广州城发祥地的越秀区,总面积仅9·16平方公里,但一直是商家必争的黄金地段,向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越秀商贾”之称。有鉴于此,越秀区把“商旅富区”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做好“商旅互动”大文章。去年11月,组织上安排我到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街道办事处跟班学习。借此机会,我对全区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有所感悟。
一、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历程和现状
早在90年代初期,越秀区按“工商并举”发展战略,注重抓项目、抓投入,基本形成了“一路五区三带十街”的商贸旅游经济格局,即:一条既具现代时尚、又有岭南风情的商业步行街,五个以服装商贸、经济会展、休闲旅游、金融商业服务、政务中心为主的功能区,三条汇集文化史迹、宗教文化、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的游览带,十条专营批发业务的专业街。1997年,适时将发展战略调整为“商旅富区”,从抓具体经济项目转变到抓营造环境,从搞“马路经济”到注重环境效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以商贸业、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年均增长。全区工业与商贸旅游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1997年的25:75调整到2003年的7:93,基本形成了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二、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主要做法
1、多层规划,准确定位。1999年,越秀区以建设商旅中心城区为目标,开展全区性的调研,形成了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案:一是区级宏观规划。出台了《越秀区商贸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围绕“古城商都发祥地”的形象定位,贯穿“构筑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条主线,确定了“经济与文化并举、商贸与旅游互动”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产业布局和行业规划,确定了商圈拓展和古城遗迹、历史文物的保护范围。按照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对分离的原则,明确不在居住区内开发新的专业街、专业市场。二是商圈详细规划。对大的商贸区、主要旅游点进行调研定位,细化了大型商圈的业态与功能、商圈内部行业和层次的布局与规模,规划了道路、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如北京路步行街,以“一路阅尽千年沧桑”为主题,定位为“最能代表广州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汇发展的趋势、充满时尚活力和集聚力、辐射力的国际商贸区”。改变以往拆旧建新的规划,保留有特色的东西,特别是千年文化景观,实行差异化发展。商贸综合区定位为“山水城市特色、岭南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传统商业特色”,发挥交通便捷、产业配套的优势,着力引导大商号加盟,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融合。三是专业街专题规划。10条专业街所属街道,按照总体要求,以巩固特色、发展特色为主题,对经营状况、街区环境、管理构架、文化特色进行了详细规划,力求挖掘文化资源,重构历史风貌,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经营档次。规划的制定中,始终坚持政府主持、专家主言、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把调研课题交给专业院所,经专家调研形成方案后,通过越秀区政务网、公众网,甚至广州日报等传媒征求意见,反复研讨形成。准确的定位,为大型民营企业进驻起到引航、导向作用。1999年至2002年间,引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民营商贸企业210家。
2、多管齐下,打造品牌。越秀区积极挖掘潜在资源,打造两张商贸旅游品牌。一是历史文化品牌。通过发掘整合历史资源,形成了8个国家级、9个省级、26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着力保护、开发和利用,凸显“南越文化”特色,展示“古城商都”风貌,促进商旅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如北京路步行街以千年水闸、千年古道为历史文脉,改造大佛寺广场,越秀书院群及其他景观,构筑主题购物公园,提升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品位,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节假日高达90万人次;商铺面积由1997年的万m2发展到2002年的万m2;商铺价值平均每年递增8%,1995年以前200多万元购买的商铺现已接近2000万元。二是城市景观品牌。越秀区打造品牌的三条措施值得借鉴:①健全机构抓协调。成立了分管区长牵头,经济、商贸、旅游、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辖内商会、大型商厦和旅行社等负责人组成的商旅发展协调委员会。定期协调解决问题,落实规划和相关措施。②多方宣传重推广。公开发行《越秀区导游全览图》、《越秀区美食购物攻略》、《越秀区导游词(中英文版)》、《越秀区投资服务指南》等平面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借项目建设、升级改造之机,举办专题研讨会。如2003年举办的北京路建设高峰论坛、越秀区商贸旅游与民俗文化研讨会、光明广场室内设计研讨会,吸引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知名人士2000多人参加,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引进项目3个,资金2000多万元。借几大历史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机,举办万众欢娱北京路活动,日均人流超100万,日均营业额10多亿元。③政府引导促发展。如大新街在1999年引进4个皮革经营大户,免费提供停车场所,免费代办一切手续。通过大户带动,3年后商户由1000户发展到4000户,形成一条皮革批发专业街,年交易额亿元,上交税收800万元。
3、市场运作,筑巢引凤。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深度挖掘和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中介招商。越秀区出台了《鼓励引进内、外资投资项目和新办企业试行办法》、《鼓励新办企业暂行措施》两个文件,明确以归区所有的地税额为奖励依据,以50万元为起点,奖励中介组织。近两年,引进项目20多个,奖励金额2000多万元。二是建立投资服务中心抓好协调服务。区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街道建立了工贸公司,分别全程全权大中型、小型项目的风险分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行政审批等手续。区委政府要求各部门给予极大支持和配合,使投资者通过区投资服务中心或工贸公司这个窗口,切实感受到“一站式”服务的便捷和高效。三是强化服务理念树越秀口碑。越秀区提出:“能提供的东西要最好,不能提供的要服务好。”如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伯灵顿公司总部引进越秀区后,为满足企业仓储用地的需要,积极与花都区洽谈共建一个几千亩的物流仓储园区,园区税收按比例分成,优势互补,联盟发展。四是重视协会和商会抓沟通联络。
三、加强商贸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借鉴越秀区的做法,学习珠三角的经验,我认为加强湘潭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四个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组织专家学者和行业部门按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着力挖掘丰厚的历史底蕴,结合市场群体建设和当前人居情况,商贸布局现状,城市规划要求,编制好商贸旅游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中,注意把建设、改造与保护结合起来,使独有的古城文化遗迹和风貌通过科学规划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科学规划和调整城区功能布局。既规划好各大“商圈”各自的业态与功能,又重视“商圈”内部各行业、各层次的布局,规模适度,功能互补,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重视“商圈”内部主业的发展,又重视发展配套服务;既重视“商圈”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重视“商圈”内部的环境建设,改善“商圈”内部的文化与生态环境,走商贸业与旅游业、经济与文化互动之路,增强“商圈”的文化氛围。坚持以城区经营理念推动“商圈”的建设,注意运用利益导向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按照政府的规划参与建设,构筑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化商贸旅游中心区的格局,实现共建双赢。
2、全力打造品牌。一个品牌,可以支撑一个城市、一片市场。打造品牌至关重要。一是商业化包装。在当前品牌时代,专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营销、运作手段,对行业市场的结构进行优化,把同行业中零乱、信息不对称的经销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交易的平台,为广大零售商提供一个进货渠道,也为终端客户提供良好的购买场所。比如说一个酒店用品博览城,其实就是一个酒店用品的批发市场。通过专业化的运作,达到使买卖双方共赢的批发市场,“新专业市场”之说也因此诞生。二是专业化管理。包装后,通过专业化管理,为入驻市场的商家做好配套服务、统一品牌宣传以及售后管理等工作。比如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其股东就专门筹备了2000万元的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费,交由某市场策划营销公司运作。三是政策的引导。专业市场要提高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如虎门富民时装城、黄河时装城,厚街几个家具市场等,都是有了政府的规范、引导和扶持,其运作才比较成功。政府打造产业集群的努力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专业市场作为会展的场馆,形成了“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带动专业市场的发展。另外,政府提供配套设施如物流体系和便利的工商、税务服务,为专业化市场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施四大战略。一是点轴发展战略。即在各商圈内重选取一到两个具有一定规模,性质符合该商圈规划定位,特色鲜明,能够起龙头示范作用的大型商业项目或商业街,作为政府着力扶持的对象,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推出的该点/轴所处商圈的整体发展规划,引导和带动其他商业网点项目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商圈的建设发展。二是规模经济政策。要积极实施规模经济政策,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扶优扶强,鼓励大型的品牌商业企业或集团公司,实施规模扩张的发展策略,兼并小型、零散的商铺,实现经营上档升级。三是税源经济策略。通过统筹规划,引导商圈内的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向展销、电子商务等高级贸易形态转变,实现市场升级换代。四是部门大合唱。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着力改善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停车场、街区环境等。建立区内写字楼和在湘大公司、品牌企业的资料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服务,尽力吸引国内或区域内的知名大型商业企业的总部或分部到本区安家落户。
历史实地考察报告 第3篇
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6月13日—14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20余人,赴XX县就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对该县XX镇XX村XX村、XX镇XX村XX村、XX镇村前村和XX窖遗址保护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此次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个人的眼界视野,进一步打开个人的思维空间,本人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现将个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学习考察的总体感受
XX县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特别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发展理念明确,思路思维清晰,工作重点突出,重点打造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敦永线、吉新线百里示范带,同时加速推进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XX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百姓致富工程,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XX镇XX村XX村:村庄打造“精”
突出了追求精致与因地制宜。该村是山区贫困村,人口仅18户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5人。在扶贫开发上,该村脱贫致富不盲目,在“精”字上下足功夫,在全村仅有耕地150亩的情况下,以通过实施村庄整治,整理出房前屋后空地80余亩,见缝插绿种植井冈蜜柚2500多株,户均亩,其中5户贫困户更是户均6亩以上。
(二)XX镇XX村XX村:规模效应“显”
措施有“力”。为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出台了贷款担保、现金奖补、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四轮驱动”产业政策,妥善解决了群众的远虑近忧。同时,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带动有“用”。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民全村发展葡萄种植1300多亩,户均种植达13亩以上。扶贫有“果”。“十一五”期间,该村有贫困户31户10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经过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目前,贫困户为6户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三)XX镇村前村肉鸡养殖小区:模式效益“好”
该小区有两个自然村村民投资兴建,与XX温氏禽畜公司发展合作养鸡,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破解了资金难题。采取赊销记账方式,提高鸡苗、饲料、疫苗,实现零成本养殖。破解了就业难题。每户家庭无需外出辛苦打工合作养鸡户实现户均年收入万元。破解了技术难题。禽畜公司派出技术员进行养殖培训,养殖指导,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养殖风险。破解了市场难题。由禽畜公司全部收购养殖户养殖的合格肉鸡,养殖户无需跑市场。
(四)XX窖遗址保护公园:历史底蕴“厚”
先做旺人气。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镇村联动,集聚人口,加强古窑址保护,吸引市民观光。再扩大名气。大力建设XX窑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宋街等,全面打造好古窑遗址保护区。后填充底气。引进永和瓷业、香港向荣集团、书香叶等8家陶瓷艺术企业落户XX窑,发展陶瓷生产作坊10余家,下一步规划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等。
二、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2015年,XX镇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部署,结合学习考察的经验和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新机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沉下身子,全力以赴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抓项目争取,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与沟通,加大向上争资争项力度,围绕扶贫产业发展及群众脱贫,着力加强产业发展所需的道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成本,完善其生产生活设施。
(二)抓产业扶持,促进农民增收。抓好重点扶持,引导帮扶大墩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好绿茶生产示范基地。抓好特色扶持,引导周田、桂岭、王屋、团丰等村发展好苹果桃、火龙果、肉牛、灰鹅、猕猴桃、石参、油茶等种(养)殖业,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抓就业培训,增强致富技能。按照扶贫重“扶智”的思路,大力开展好实用技术培训、产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培训,力争培训人员达到700人次。积极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在阳光购物、东源果业、亿丰果业等企业设置贫困群众就业基地,力争解决贫困群众就业500人以上。
(四)抓移民搬迁,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移民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督促引导深山及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住户进行移民搬迁,力争全年完成394户1455人进城进园。全力打造好王屋村移民安置区,进一步完善亮化、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
(五)抓基层组织,健全各项机制。健全镇村干部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或有经济基础的村民争做精准扶贫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自身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自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快工作步伐。
三、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建议
针对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再提几点粗浅建议:
(一)要谋划好有一个详细的扶贫规划。结合XX实际,明确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不盲目追求大、洋。优化好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什么产业都发展。
历史实地考察报告 第4篇
关键词 美丽乡村;规划;构想;甘肃秦安;郭嘉镇;槐庙村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Huaimiao Village in Guojia Town of Qin'an County
ZHANG Xiao-hong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Tianshui Gansu 7410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economic base,customs,culture and other rural areas culture of of Huaimiao Village,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2014A-136) of Tianshui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projects on the Huaimiao Village build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 which established by Gansu Province Education Department,aimed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promote village style and features.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plan;conception;Qin′an Gansu;Guojia Town;Huaimiao Village
1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现状
气候适宜,自然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经济林产业
郭嘉镇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川道区以果品业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较快,浅山区推广地膜粮食种植,山区村突出花椒产业和冬暖棚建设等农业特色项目。槐庙村位于郭嘉镇的东南部,地势起伏不大,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现有耕地面积 hm2,其中苹果种植 hm2,桃种植 hm2,花椒种植 hm2,其他农作物种植 hm2。经济林产业已发展为槐庙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村民居住较为集中,有利于村容整治
槐庙村全村共有410户,总人口1 892人,其中350户分布在207省道两侧,其余在河北面集中地段,部分宅基地布局很不合理。为了便于开展村容整治工程,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创业增收,开展建设美丽家园。
宝贵的文化遗迹建筑、便利的交通、淳朴的民风,有利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村庄内有3处宗教圣地,即伍圣宫、祖神庙、娘娘庙,其中娘娘庙建于村庄的堡子内,与周围堡子城墙相互映衬,充分体现槐庙村历史文化与人文变迁,是开展槐庙村乡村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207省道从南向北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槐庙村村民待人热情大方、好客、村民之间真诚友爱,保持着西北地区淳朴乡风,为发展乡村农旅游提供了条件。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槐庙村现有有气调库8处,占地面积 hm2,可用于存储苹果、梨、桃等水果;现有有果品厂1处,对村内生产水果进行果品深加工,占地面积 hm2。可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扩大规模,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区域林果产品仓储、交流、加工的中心,不仅一定程度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槐庙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对秦安县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槐庙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实现秦安县“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秦安县2011―2030年产业规划中(图1),确定了“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槐庙村处于秦安县城市产业规划西翼林果业发展的中心位置,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必将带动西翼林果产业的发展,实现“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2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构想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槐庙村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创建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经济林种植、乡村旅游、小商品服务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依托科学规划、整治村容村貌、发扬民俗民风为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建设。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占用农田地,一户两宅等不良现象[1]。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点出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以合理、节约有效用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导向,注重当前农民增收与保证长远发展相结合,国家投资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的建设原则。
规划定位
以美丽乡村为契机,依有利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地域特色和农业产业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将槐庙村打造为“都市人的后花园、农事体验游乐园”型的美丽乡村。
功能分区规划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在尊重原有村落布局形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槐庙村进行重新整治,形成5个功能分区。公共活动区:主要指2处村民文化广场,作为村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区:扩建的小学和新建的一所幼儿园;产业区:沿着207省道两侧规划的果产业区,包括气调中心、果产品生产区;桃花观光园区:指村庄河坝两旁新建以桃花观光为主的休闲农家娱乐场所。结合槐庙村的特点与原则,综合考虑规划区与周边环境关系,对规划区进行空间整合与合理布局,将本次的规划结构定位为“两心、三轴、三区、多节点”。两心:2个公共活动中心;三轴:2条景观轴和1条商业服务轴;三区:居住区、景观区、生产仓储区;多节点:分布在居住区内的活动节点(图2)。
3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居住用地
规划保留了规划区内的全部一类居住用地(部分因道路拓宽需置换的除外),拆除部分建筑质量太差的建筑物或是影响布局的辅助用房。以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产业配套的新村庄为目标,大力改善村容村貌[2]。
公共服务用地
槐庙村规划区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村庄公共场地2个部分(图3)。为形成层次分明、内容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农村配套服务体系,构建类别齐全、规模适当的村庄中心,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与规划。
教育用地规划在原小学基地上扩建,使小学面积达 hm2,建设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与城镇小学之间的教学差距,全面提升槐庙村的文化层次,为培养槐庙村后继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创造条件。规划建设一所幼儿园,占地面积 hm2,改变原村庄学前教育为零的现状,从启蒙教育抓起实现全村人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槐庙村同样面临农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需要,农村劳动力飞速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农村老人养老及晚年生活问题较为突出,在村庄规划中新建一处占地面积为 hm2的敬老院,为村内老人提供一个养老和安度晚年的生活环境,同时形成村民尊敬老人,全方位为老人服务的良好农村道德风尚。
为增加槐庙村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决留守儿童数量增大以及劳动力就地解决问题,新建2处以桃花观赏、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园,并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向外界展示槐庙村民风民俗、人文素质,建设美丽家园。
村庄公共场地:为给广大村民创造农闲或饭后走出家门健身、交流、开展农村文化,自娱自乐的空间环境,在村庄内规划建设生活广场2处,并配置健身器材,以满足村民健身需求,搭建村民沟通交流平台,为实现和谐的人居文化创造条件。
村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将建造商业中心,为村庄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交易提供了场所,同时以农贸市场为中心带动村庄农产品商业化的发展。同时新建扩建超市、饭店、通讯服务设施、金融服务设施。
村庄仓储生产用地
槐庙村苹果、桃、花椒种植已具规模,成为支柱产业,村内原有多出小型气调库,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已不能满足村内苹果的冷藏以及苹果产业的更有效发展,在确保村民在增产的同时增收,将村内气调库整合并且扩建,面积达到 hm2,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
村庄内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村路面全部进行硬化,同时为改变村内交通条件,对村庄内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巷道进行规划,并配置照明、排水渠等辅助设施。在村内建立停车场3处,占地面积为 hm2,解决村内停车问题。在村内新建污水处理站2处,占地面积 hm2,垃圾中转站2处,占地面积 hm2,解决村内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改善环境质量[3-4]。
通过产业的整合、文化的挖掘、村庄整治、合理规划,生态保护等综合实施,使槐庙村建设特色的风情韵味,使之成为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美丽乡村”建设是以安居乐业、村民增收为特征,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新型农村。槐庙村可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规划使槐庙村经济发展从以农业为主逐步向以农果业为主,乡村旅游为辅的经济模式转变,建设成天水特色的美丽乡村。
4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秦安县2011―2030城市总体规划[A].甘肃秦安,2011.
[2] 曹春华.乡村规划发展与机制建设探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西部部分地区乡村规划建设考察报告[J].规划师,2010,26(1):10-15.
历史实地考察报告 第5篇
植物检疫隔离温室是我们此次赴欧盟考察的一个重点,通过对英国农业部中央科学研究院、苏格兰作物研究院、国际园艺中心等研究机构及荷兰温室公司、法国瑞奇公司等大型温室制造企业的考察,我们对欧盟植物检疫隔离温室的设计建造有了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技术内容报告如下:
一、欧盟检疫隔离温室的基本情况
欧盟的检疫隔离温室多采用连栋建筑,每栋可由8个、10个、12个……20个小的隔离间组成。每个隔离间大约为3×5平方米,一般高度在3~米左右。做为一个大的隔离温室群,其隔离间的分布是两相排列的,中间是通道,两相排列着3米左右一间的隔离温室间,每个温室长约5米,加上中间2米宽的通道,温室的整体跨度在12米左右,详见下图。(请看附件)
每个隔离温室间都有独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温室间的操作系统设在通道内的外墙上,可根据工作需要设定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专业参数,温室群的中间通道也有自己的控制系统。每个隔离温室间还可选择在正压、负压或者常压下开展工作。为保证隔离效果,除对进出隔离温室的人员、携带物、水源、空气有着严格的规定外,有些特殊的隔离温室间还采取其它措施,如安装密码锁、设置进出入口缓冲隔离间、间内安装消毒设施等。一些温室装有报警装置,在特殊情况下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隔离温室进出空气的处理
隔离温室按工作性质的不同可实现正压环境、负压环境及常压环境。压力控制是在温室密闭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进出风量而实现的。为防止昆虫、花粉、孢子等从通风口进出隔离温室,隔离间的进出风口加有严格的控制部件,以保证达到检疫或科研工作的要求。
(一)进风口
进风口设在隔离间底部外墙上,距地面20cm处中间,其进风面积为500×500平方毫米,风筒长度在~米左右,由1mm厚镀锌铁板制成[如图4所示]。进风口内设有变频调速风机一个,过滤层分三层。风口最外层是铁丝网格,也有做成百叶窗式样的,其作用是防止异物进入。次外层是孔径为200μm的过滤层,其作用是防止微小颗粒或小昆虫飞入。里层是超微过滤层了,这一层的取舍要根据温室内的压力性质而定,如果是正压环境的温室,需要设置5μm孔隙的超微过滤层,以防止外界微粒的进入;如果是负压环境的温室,就不需在进风口设置超微过滤层了。
(二)出风口
出风口一般设置在隔离温室间的屋顶顶部[如图5所示]。如图三所示。出风口内设有变频调速风机一台,最上层是防雨罩,出风口的过滤层同样要2~3层,最外一层是网纱防护层,防止异物进入,内层是过滤层,过滤网的孔径要根据隔离间工作压力来确定。当工作间设为正压环境时,过滤层孔径为200μm,若工作压力为负压环境时,过滤层孔径为5μm。
(三)隔离温室间正负压的实现
对一个密封间而言,进风量大于出风量时,室内就形成正压,反之,进风量小于出风量时,室内就形成负压。欧盟的隔离温室正是通过调节进出风口的风量来控制温室隔离间的压力,而进出风量又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的。正负压的压差可按工作要求而设定,通常控制在±5~20Pa之间(注:1Pa=10-1mm水柱气压)。
(四)过滤网孔径大小的确定
为防止昆虫及微生物等进入,各类隔离温室均在进出风口设置过滤装置,一般昆虫的直径都在200μm以上,因此设置200μm孔径的过滤网,对防止昆虫的进入是很有效的。另外,花粉或者菌类孢子直径一般在8μm左右,在进出风口设置5μm的过滤网[见图6]可有效防止它们进入。
三、隔离间废水的处理
检疫及相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由于可能含有病原或虫卵等,是不允许随意排放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欧盟对隔离温室中产生的废水,一般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其一是针对农作物研究中产生的大量废水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在隔离温室内建立独立的废水回收处理循环系统,将工作中产生的废水集中收集后,通过专用密封管路泵入消毒罐,然后加热消毒处理,杀死有害生物,过滤后经过水泵打回隔离温室供循环使用;其二是对检疫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水的处理。一般是将检疫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水集中收集,经消毒处理后,在隔离温室内自然蒸发。以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不让废水排出室外,杜绝有害生物随水流传播。[图9为废水集中处理高温消毒装置]
四、检疫过程中固形物的处理
在欧盟的考察中发现,经检疫的农作物植株、种块等是各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载体,检疫过后必须及时处理。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固形废弃物、残渣、皮屑等垃圾要集中包装,并通过专用通道车集中运输,最终送到焚烧炉或高温消毒釜(135℃)长时间处理。[图8为固形废弃物处理炉]
五、隔离温室设施中的通道及缓冲隔离间
在连栋的温室群中,各隔离间有着不同的作业任务,工作环境也不相同。为了防止互相干扰,工作人员进入每一隔离温室间时,必需首先进入温室通道,然后才能逐一进入隔离间工作。温室通道的入口还设有缓冲隔离间,其大小为4平方米左右。缓冲间内、外各设一道带有密码锁的门,这两个门的设置是特殊的,进门时,除要输入设定的密码外,还要待两个门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时才能打开其中一个门。工作人员进入通道的第一道门后,第一道门必须关闭才能打开第二道门。同理,若外出时,必须打开里面的门,进入缓冲间且关闭里面的门后,才能打开门出去。在缓冲间还设有警报装置,若某一道门开放时间过长,警报器会自动报警提示关门。
在苏格兰作物研究院,缓冲间内安装了紫外线杀菌装置,并在隔离温室进口处配备消毒脚垫,对进出入人员进行脚下消毒。用于植物基因研究的温室隔离间,除第一个缓冲间外,还在进入温室通道后还增设了第二缓冲间。
六、检疫环境中的自动控制设施
欧盟的检疫温室都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根据具体工作的要求可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光照进行自动调控。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就建在隔离温室间的通道里[如图10所示]。一般在温室群的每一个隔离间,均设有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的传感器,信号传输电缆将参数传给计算机,计算机就可在人为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进行控制[补光设施见图7]。
七、建议
根据赴欧盟考察隔离温室的情况,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对北京检疫隔离场的设计作了调整,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隔离检疫温室的基本功能区
隔离检疫温室的主体由四个区块组成,每一区块设八间隔离温室(其中有一间做为深度隔离温室,其余七间是一般的检疫隔离温室)。每一区块面积为168平方米,四个区块的检疫温室总面积为672平方米。
除隔离检疫温室外,还设置了隔离检疫辅助区域,作为隔离检疫温室的配套保障设施。它包括检疫废水处理室、检疫废弃固形物处理室、计算机房(包括办公室)、视频监控室、配电室、仓库和设备间。这些辅助区域与隔离检疫温室连成一体,它们彼此既是密封的,又是相通的,是检疫区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隔离检疫辅助区域总面积268平方米,隔离检疫温室群使用总面积94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975平方米。
(二)隔离检疫温室需增加的设施
考虑到北京与欧盟在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在借鉴欧盟隔离检疫温室设计建设经验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欧盟没有的设施。北京的纬度虽然比欧洲高,但冬夏季之间温差要比欧洲大许多,因此在考虑隔离检疫温室冬季升温的同时,还要考虑温室内夏季降温的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在隔离间内安装空调,由于隔离检疫温室不象一般生产型温室那样,可随意开窗,因此空调的制冷功率起码要比同等面积的其它建筑加大一倍。据测算,其单机制冷量要达到2匹左右,仅此一项电耗就超过100KW,再考虑其它的用电因素,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为减小制冷用电,有必要增加外遮荫设施,降低太阳能的辐射影响。同时,加入外遮荫网后,还可防止冰雹的危害。
为满足检疫温室的隔离要求,温室进出风口由外到内要安装普通网纱、200цm、5цm三层滤网,并安装变频风机,通过控制进出风量来调节温室内气压。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检疫要求,可在部分温室隔离间进出风口加装消毒处理设备,如紫外线消毒杀菌装置以及高温处理装置。这种特殊的实验间,不必多建,整个区域设置一至两间即可。
为加强对整体环境的监控,我们建议增加视频监视设施,完善检疫监控手段,用于此项建设的费用大约接近80万元。
(三)检疫隔离温室的结构及性能要求
根据国内温室的通用尺寸,我们将每个隔离间设计成4米跨4米开间,檐高米,脊高米。温室钢梁骨架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外覆盖材料选用5mm浮法玻璃;外部装饰采用专用铝合金固定,并选用抗老化橡胶条密封;底部周边设置370mm厚条形基础,内墙采用240mm厚条形结构,墙体高度为1米,上表面设钢筋混凝土压顶、立柱吃力点加注预埋铁;在檐高米以下安排内遮荫装置,外侧安装分体制冷空调机;温室内除门一侧外,另外三侧码放实验用苗床及工作照明灯;温室内温度、湿度、压力等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安装在檐高下方,控制装置设在门外通道上。温室一律使用铝质平开门且带密码锁。温室间以连廊相接,连廊两端各设一间4平方米的缓冲隔离间,缓冲隔离间内外两道门具有互锁功能。缓冲隔离间除设密码锁外,还设有报警装置,以保证特殊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安全。连廊内设有独立的进出风口及自动控制装置。
为了满足特殊检疫工作的要求,可在原有温室设施基础上选一至两个隔离间,对其进行进一步隔离,建造第二缓冲间,并对其进出风口在原有基础上加装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高温处理装置,以满足深度隔离工作的要求。
历史实地考察报告 第6篇
摘要:在一是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二是外出的写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实践。三是外出的写生考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四是关于外出写牛考察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艺术;教学;写生考察;重要
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教学中很特殊的一门课程,各个美术院校都普遍开设有此课。它把固定的室内教学搬到了校外的大千世界之中,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课,但也是较难组织的课:如组织的好,则对学生的艺术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组织的不利则如同外出游玩,一事无成。好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都对它重视不够,感觉平常在学校里憋了那么长的时间,可出来放松放松了,于是便一路玩了下去,有的嫌远怕累,或不愿意花钱,就干脆不去。这些态度都是对此课认识不清所致,下面就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艺术源于生活,它的根深植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我们常说“作品要上去,生活要下去”,这是艺术的规律。古人也有“搜尽奇峰打草稿”、“以自然为师”之说,都强调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主张:画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就是要学习历代大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的美术理论和高超的绘画技巧;一手伸向生活,就是要我们深入观察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搜集鲜活的素材,创建新的技巧,创造出自然感人的艺术作品。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都较为单一,知识的获得几乎都是从课堂和书本中来,造成了他们的阅历见识都很有限,加之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更需要这门课来补充。
艺术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敏感又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质。艺术源于生活,但同学们平常的生活几乎是一程不变的,习惯和麻木激发不起他们的艺术冲动。走出去,换一个环境,置身于山石林木之中、溪流之间,去听、去看、去感受,艺术的冲动与现实的体会想结合,“寄情于山水之间”。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从教后,也曾多次带队下去,能深刻体会到学生面对大自然时的激情写感悟。记得有一次带学生刚进入山区,他们就惊呼:“老师,看见了真山真水,我们才明白画中的山石为什么要用那样的皴法。”而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是很难明白的。进山之后,同学们带咸菜,啃干馍,外出一画就是一天,这是艺术创作的冲动激励着他们的勤奋。回来之后学生们都自感收获颇丰,每每欣赏起自己外出所画的作品,还感激情犹在。
写生是艺术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展创造的有效途径。纵观中国所有的著名山水画家,无不是通过对自然写生获取灵感和发现大自然独特奇妙的景观,再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画写生逾万。艺术美的形成绝不是关在教室里空想出来的,心灵与自然的脱节,势必会造成画意的扭曲,灵感的枯竭。只有广泛的投入到生活中、大自然里,才能有“江山如画”的感受,进而艺术上表现的内容才能实富于激情。
二、外出的写生考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实践
写生是件苦差事,路途辛苦,风餐露宿不说,要把眼前的世界通过某种技巧搬到纸上成为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作品,这是极其复杂的艺术思维和探索过程。我们常常手持工具对眼前的世界激动不已,可又不知所措。
回忆上学时的第一次外出写生,面对着大自然美妙的景色,简直就是“扑”上去画的,那么的激情,那么的投入。但是,由于平常课堂学习的理论较多,绘画对象也往往都是由老师设定好的,真是自己去组织画面的很少,一旦面对着形色万千的外面世界,选景、构图、取舍等等一大堆问题就摆在面前了,真是还不知从何下手。好在几张之后,便摸索出了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加之有较强的新鲜感,外出的那一段时间作品不少,内容也较生动。所以,外出写生很能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锻炼实际绘画中的综合能力。
三、外出写生考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这是一门综合课,学生们除了要有艺术知识外,还要知晓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门类。因为外出写生考察在选点上多是名山大川、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些“故事”,只有了解了这些“故事”,才能真正的认识这个地方,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总是和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相联系。如果是在学校里,学生很难去主动的学习这些知识,外出的写生考察给同学们提出了这个要求,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这就使他们学得更多更广了。
我经常带学生去黄山脚下的徽派民居村落西递、宏村,这个地方的徽派民居是最具代表性的,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甚至于一个庭院,一间房,或是一件器物的背后都隐藏着某个故事。考察这里,要了解古徽州的历史演变,徽商的兴衰史,及其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等方面的知识。每次从那里考察回来之后,同学们都会觉的除了绘画水平提高外,别的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也学到了不少。这样的触类旁通,更能积极的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
四、关于外出写生考察的几点建议
1.在选点上,可依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或与平常生活环境差异大的地方,或者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或者在某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地方等。因为差异大、内容丰富才能引起好奇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激情。
2.外出前要让学生对考察对象有一定的了解,既可老师介绍,也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但不能讲的过分清楚,要保留一点神秘感,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到下面解决,这有利于保持较长时间的求知欲和创作激情。
3.外出的写生考察也是在“上课”,上课就得留作业,可以通过写考察日记,考察报告,或者举办写生汇报展等形式进行。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督促,也可以检查外出过程中的得s与失,同时读着日记、看着画展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味。